安全生产作为国家从十一五规划起重点关注的领域。在经过15年狠抓落实之后,从数据上达到了喜人的成果,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27412人,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301人,比上年下降11.7%。
在上半年提出的十四五规划我们国家针对制造业提出了全新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数字化之下的安全生产也成为了很多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面对工业制造的越来越智能化和数字化,一年一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便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借鉴意义,而在2021年WAIC上,通过人工智能与高科技设备的结合去制造一个更安全的生产环境必将成为大会的热点之一,作为智能制造业的代表企业之一,瑞欧威尔的头戴计算机设备也针对常见的易发事故岗位进行了更多的场景适配,希望能通过科技进一步优化制造业的安全生产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制造业安全生产中一些常见的顽疾,以及瑞欧威尔HMT-1头戴计算机在这些复杂的生产环境中如何帮助企业和一线工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生产环境。
难题1.噪声、任务传递,专注力受阻
在大型生产企业中,通常需要工人对大型设备进行操作,或者进行生产资料的投送,然而面对这些以吨为单位的‘大家伙’们,个人的任何疏忽往往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即使针对工人的个人保护措施已经非常充足,但是当面对一个综合性生产车间,环境噪音、人员间的任务传递等情况依旧在影响着生产者的专注力,注意力稍微的分散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瑞欧威尔头戴计算机则可以帮助工人避免这一悲剧的出现,位于第一人称视角的高清显示屏,能够保证在不遮挡工人视野的同时保证他们能精准的接收和浏览生产相关信息,这样在既保证了生产效率也能使工人不会出现专注度不足的风险。
难题2.宕机,规范化操作
对于大多数设备,一个保险机关都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是一个机器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是当意外发生时保护一线工人的重要保障,但是保证这一机制的核心永远是规范化的操作。很多时候一个开关的开启能够决定的事情超乎我们的想象。头戴计算机可以保证对操作流程的全程监测,通过语音图示等方式提醒工人完成规定的操作流程。不仅如此,依托头戴式计算机的强大机能,还实现了对操作结果的可追踪,每一个完成规定操作流程的工人都会生成一个二维码,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其他工人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以知晓目前机器的状态。
难题3.缺乏培训,培训师匮乏
培训是一线工人从事实际生产的重要一环,很多事故的起因往往都是因为培训不足而导致的。但是在规范化流程逐渐普及的今天,对工人的安全培训重点集中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而这些带有高风险的突发性事件往往是很难在实际培训中复现的。这时候瑞欧威尔的头戴计算机就能通过主视角高清显示器更好的还原意外发生时的场景,帮助被培训者能够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模拟当时环境,并作出正确的应对操作。被培训者还能通过设备快速浏览相关文档,对培训内容进行及时的复习和消化,这大大提高了一线工人的培训效率。
不仅是传统的现场培训方式,头戴计算机也非常适合远程数字化培训。通过高清视频和音频,能够实现佩戴者与远程专家的无延迟远程通讯。设备装配的高分辨率摄像头允许专家能够远程看到佩戴者第一人称视角下所看到的一切,从而实现实时的远程培训与指导,同一专家甚至能够同时为身处不同地区的学员进行远程培训。
如何提高制造安全
远程协作、操作提示、信息传输这些听起来在我们今天通过任何智能设备都能实现的功能,但为一线工人配备笔记本甚至是平板电脑也远不如看起来那样美好,这些笨重的设备往往需要复杂操作来实现,这也导致了工人需要分散注意力才能兼顾各方,更不用说在某些特殊场景中这些非穿戴类设备本身就具有极大风险,比如高空作业中不慎跌落,受到冲击后对携带者造成的二次伤害等。这也是瑞欧威尔在产品设计中所努力规避的,无论是第一视角的显示方式,还是高灵敏度的语音控制识别,或是在穿戴方式上与安全头盔的完美适配都是在保证头戴计算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成为安全生产装备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笨拙的附加物。
在我们看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一个持续的话题,尤其是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针对一线工人的技能要求也从以往的‘流水线’式技能变得越来越专业化、标准化。面对这样全新的市场需求,瑞欧威尔准备好了用科技去帮助企业和员工更好的适应这一改变,也希望运用科技的力量去解决那些在数字化转型过程所面临的安全风险。